央行等七部门叫停了 ICO 代币发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在法律边缘游走,并且与区块链技术紧密结合。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投资者的权益该如何得到保障,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ICO融资的现状与问题
ICO 是一种与区块链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的融资方式。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为 ICO 提供融资平台的专业公司,这使得发起者和投资者的门槛降低了,单纯以逐利为目的的 ICO 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现象显示,ICO 融资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呈现出一种没有秩序的发展状态,必然会引发许多风险。比如,一些项目可能没有实际的价值作为支撑,只是借着 ICO 的热潮来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这种情况反映出市场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部分参与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对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和合法性予以忽视,进而使得整个 ICO 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
监管缺失的风险危害
ICO 缺乏合理的监管体系,所以产生了诸多问题。数字货币、代币等方面的纠纷逐渐增多。2013 年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这一行政文件,对司法判决的影响不大。当前的 ICO 项目通常存在非法集资的风险,因为它不像传统的股票、债券那样有明确的监管要求。比如,有些 ICO 项目以承诺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却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支撑,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
现有的一些规定无法明确 ICO 的性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发文指出,ICO 属于权益类证券发行活动。然而,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烽认为,ICO 发行的数字代币是现金流权益,而非传统证券。这种定性的不明确,使得监管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
投资者的维权与退币
9 月 3 日,ICO 投资者陈九原本计划在直播里谈谈区块链技术。然而,直播的内容却变成了退币与维权的大讨论。这显示出在 ICO 被禁止之后,投资者正面临着怎样维护自身权益的难题。那些已经投入资金的投资者,期望能够拿回本金或者获得合理的补偿。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且有效的处理机制。
在 ICO 项目里,投资者通常处于弱势的状况。他们或许是被高收益所吸引而参与其中,对于项目的真实状况,他们缺乏深入的知晓。一旦项目被停止,他们不明白应该借助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去维护自身的权益。
ICO在区块链中的角色
张烽称,ICO 是目前区块链行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它也是发展区块链技术避不开的话题。在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公有链、联盟链和企业链当中,后两者不必涉及代币的公开发行。然而,公有链技术的进步与代币使用人数有着直接关联,倘若排斥代币发行,很多人就会远离这个市场,从而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比如说,公有链上一些创新的项目需要借助 ICO 融资来获取发展资金,要是没有了 ICO 这种融资方式,这些项目或许就难以启动或者难以推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ICO 就能够不受监管而随意发展。ICO 应当通过合理的途径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成为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监管风暴来袭的意义
黄世亮表明,ICO 的监管风暴终归会到来。从长远的角度讲,监管对优质项目是有利的,并非不利。有关部门迅速叫停,是因为 ICO 的公开融资行为有可能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造成影响。例如,一些不良的 ICO 项目或许会对普通投资者进行误导,使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有效的监管能够将这些不良项目剔除出去,让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显现出来。
合理的监管能够起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监管可以对 ICO 的发行以及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使得投资者能够在一个较为公平且透明的环境中进行投资。
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需按照《公告》要求进行清退等安排,以此来保护投资者权益并妥善处置风险。监管的完善要明确 ICO 的性质等关键问题,依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则。在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探索出适合 ICO 发展的道路,例如参考现有的金融监管手段,设定 ICO 项目的准入门槛,对项目进行评估等。
最后想问问各位读者,你认为 ICO 未来该怎样在监管和发展之间达成平衡?希望大家积极踊跃地进行评论互动,同时也不要忘记给本文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