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影响重大 /b>
1044号文件对中国绿证影响深远,使得绿证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将全面重塑其交易规则。新规实施后,绿证市场似乎即将经历一场巨变,为绿证发展指明新的路径,开启中国绿证的新篇章。
绿证之前的发展路径较为固定,但新规定犹如巨石投入宁静的湖面,引发了波涛汹涌。这预示着绿证交易环境、参与者行为等众多领域都将迎来显著变动,中国绿证将告别过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核心交易角色 /b>
在绿证交易中,发电企业和项目业主,即发电方,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们负责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是绿证的最初供应者。只有当这些企业成功发电,才能生成相应的绿证。
购买绿证的用能单位或交易主体,即交易方,对于市场来说至关重要。他们的购买需求促进了绿证市场的交易活动。不同的交易方有着各自的需求和追求,他们在绿证交易中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企业购买考量 /b>
企业购买绿证不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还需关注绿证来源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这些项目在能源构成和政策扶持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异,进而对绿证的价值产生影响。
国际对绿证类别的认可度同样重要。中国企业通常需在绿证、I-REC和APX Tigrs等几种绿证中作出选择。由于全球各标准和体系对各类绿证的认可程度各异,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国际业务及形象。
绿证使用要求 /b>
企业购买绿证需遵守RE100的规定,原则上应选购由同一法律或能源市场体系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行的绿证。这样做可以降低证书信息及透明度丢失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用电企业所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项规定为企业购买绿色证书设定了准则,促使企业更加明智地挑选绿证,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绿证交易的规范性以及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
跨境结算探讨 /b>
绿证跨境交易的资金结算问题相当复杂。实际上,我们需要研究绿证的转让更接近于金融资产交易还是服务贸易。这个问题关乎如何对资金流动进行管理和规范,这对绿证的国际交易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人觉得绿证跨国买卖应当比照环境权益跨国买卖的审查标准,不过经过向各地外汇管理机构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咨询,得到的答复并不明朗。有些地方表示可以参照,而大多数地方则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这使得绿证跨国结算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衔接核算问题 /b>
在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接上,GEC与我国体系如何对接,以及是否能够对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另外,国内出口企业购买绿色证书用于CBAM申报和核算,这涉及到绿色证书与CBAM核算体系的对接,以及绿色证书是否能够得到CBAM的认可。
上海方面已出台通知,对碳交易企业购买的外部电力中的绿色电力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这反映出各地正在积极寻求绿证计算的适宜途径。展望未来,在绿证核算的对接方面,还有大量工作等待完成。
大家对1044号文出台后,中国绿证在哪个领域有望实现重大进展有何看法?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本文!